和辽西走廊文化有个约会|穿越到百年老关东~
发布时间:2024-11-19
古朴的仿民国建筑,,,,,特色的非遗工坊,,,,,原汁原味的关东美食,,,,,重温旧时记忆的民俗博物馆……
10月24日,,,,,“千年古道 诗书之路——中国著名作家辽西走廊文化行”活动走进葫芦古镇,,,,,仿佛就穿越到百年前的“老关东”,,,,,体验祖辈人的人间烟火。。。。。。。
葫芦古镇是一处“人造景区”,,,,,始建于2001年10月,,,,,是辽宁省的重点文化旅游地。。。。。。。葫芦古镇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,,,,,于2008年晋升为AAAA景区,,,,,2009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五星级示范园区,,,,,于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。。。。。。
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,,,,,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。。。。。。。2001年,,,,,葫芦岛市龙港区政府提出了“一产服务三产、帮助农民致富”的发展战略,,,,,作为区工商联会长的王国林第一个带头,,,,,返乡创业,,,,,在一片盐碱地中建设葫芦山庄。。。。。。。在那个年代,,,,,农村题材的电视剧“带火”了一大批农家乐和旅游山庄,,,,,但由于大多处于野蛮发展,,,,,同质化严重,,,,,只能是“赔钱赚吆喝”,,,,,葫芦山庄也不例外。。。。。。。正在迷茫的时候,,,,,葫芦岛市申报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给这里带来了机遇,,,,,有专家在参观葫芦山庄后提出建议——发展旅游。。。。。。。
发展旅游,,,,,没有自然资源,,,,,必然要从文化方面入手。。。。。。。在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听取了各方意见后,,,,,王国林决定尝试挖掘葫芦文化。。。。。。。于是,,,,,这里设了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、收藏包括16个类别、数千件各种珍品葫芦的中国葫芦文化博物馆,,,,,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;;;;;;;通过举办国际葫芦文化节等特色活动,,,,,打造山庄特色文化,,,,,获评“中国葫芦文化之乡”;;;;;;;通过文化创意,,,,,发展葫芦烙画、葫芦雕刻等特色旅游纪念产品、创意工艺品,,,,,逐步发展成为产业……葫芦山庄有了“葫芦味儿”。。。。。。。
后来,,,,,葫芦山庄更名为葫芦古镇,,,,,每年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能达到100万人次,,,,,外地游客占到七成。。。。。。。这样一个没有吸引人的自然风光、没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景区,,,,,能引来这么多的外地游客,,,,,依靠的不仅仅是葫芦,,,,,更多的是创意。。。。。。。但与很多的网红打卡地不同,,,,,这里的创意“土味儿”更浓。。。。。。。这里由民俗观光体验园、中国关东民俗博物馆、福钱商业街、招亲楼、老作坊街、小吃街、福禄广场、关东行当街等组成。。。。。。。
记者在食客驿站看到,,,,,堂头看到游客举着手机开始拍摄,,,,,就熟练地开始了表演,,,,,吆喝起店里的菜谱,,,,,招揽顾客。。。。。。。据介绍,,,,,在景区,,,,,这样的街景演员不在少数,,,,,磨刀的、拉洋片的、唱大鼓的……他们都是来自周边的农民。。。。。。。山庄逢节假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演出,,,,,抛绣球、成亲、二人转、杂技等,,,,,游客还可以互动参与,,,,,好不热闹。。。。。。。
据悉,,,,,当地4个村的农民因因葫芦古镇而受益。。。。。。。农民外租土地挣钱,,,,,到山庄里就业、卖特产挣钱,,,,,在山庄周边开了上百家小吃部、小超市挣钱,,,,,再加上土地增值、改善环境等直接和间接效益的拉动十分明显。。。。。。。